一. 問題點:沖件毛邊
不良原因:
1.刀口或沖頭磨損
2.間隙過大(研磨修刀口后效果不明顯)
3.刀口崩角
4.導柱/導套磨損
解決方法:1.研磨刀口
2.依產品斷面調整下料間隙
3.研修刀口
4. 調整站裁間隙(確保模板穴孔磨損或成形加工精度等問題
5. 更換導向件或重新組裝
二. 問題點:跳屑壓傷
不良原因:
1. 間隙偏大.
2. 送料不當.
3. 沖壓油滴太快,油粘
4.模具末退磁
5.沖子磨損,屑料壓附于沖子上
6.沖子太短,刃入下模長度不足
7.材質較硬,沖切形狀簡單
解決方法:1.控制沖子及下模加工精度或修改設計間隙
2. 送至適當位置時修剪料帶并及時清理模具
3.控制沖壓油滴油量,或更換油種降低粘度
4. 零件研修后必須退磁
5. 研修沖刀口
6.調整沖子刃入子下模長度
7.修改設計,沖子刃部端面裝頂出或修出斜面或弧形(注意方向)減小沖子刃部端面與屑料之貼合面積,可防真空跳屑
8.減小下模刃口的鋒利度,減小下模刃口的研修量,增加下模刃部表面粗糙度,采用吸塵器吸屑料.降低沖速
三.問題點:屑料阻塞
不良原因:
1.漏料孔偏小
2.漏料孔偏大,屑料翻滾
3.刀口磨損,毛邊較大
4.沖壓油滴太快,油粘
5.下模直刃部表面粗糙,粉屑燒結附著于刃部
6.材質較軟
解決辦法:1.修改漏料孔
2.修改漏料孔
3.研修刀口
4. 控制滴油量,更換油種
5.表面處理拋光加工時注意降低表面粗糙度
6.更改材料修改沖裁間隙
7. 沖子刃部端面修出斜度或弧形,使用吸塵器
四. 問題點:下料偏位尺寸變異
不良原因:
1.沖子及下模刀口磨損,產生毛邊(外形偏大,內孔偏小
2. 設計尺寸及間隙不當,加工精度差
3.下料位沖子及下模鑲塊等偏位,間隙不均
4.導料針磨損,定經不夠
5.導向件磨損
6.送料機送距,壓料,放松調整不當
7.模具合模深度不當
8. 脫料鑲塊壓料位磨損,無壓料功能(材料牽引發翻料沖孔小
9.脫料鑲塊強壓太深,沖孔偏大
10.沖壓材質機械性能變異(強度延伸率等不穩定
11.沖切時沖切力對材料牽引,引發尺寸變異
解決辦法:
1.研修刀口
2.修改設計,控制加工精度
3.調整其位置精度
4.更換導料銷
5.更換導柱,導套
6.重新調整送料機
7.重新調整合模深度
8.重新研磨或更換脫料鑲塊,增加壓功能調整壓料
9.減小強壓深度
10.更換材料,控制進料質量
11.沖子端部修出斜面或弧形,以改善沖切時受力狀況,許可時,下料部位于脫料鑲塊上加設導位功能
五. 問題點: 卡模
不良原因:
1.送料送距,壓料,放松,調整不當
2.生產中送距產生變異
3.送料機故障
4.材料弧形,寬度超差,毛邊較大
5.模具沖壓異常,鐮刀彎引發
6.導料孔經不足,上模拉料
7.折彎或撕切位上下脫料不順
8.導料板之脫料功能設置不當
9.料帶上帶
10.材料薄,送進中翹曲